一、基本情况
绵阳市高度重视投资发展环境建设,2017年6月2日印发了《绵阳市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管理办法(试行)》,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着力构建起全方位、全链条的招商项目服务体系,全力推动签约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早日竣工投产,吸引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绵阳,为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发放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重点招商项目,可发放绵阳市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
1.新签约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食品、化工等全市八大工业产业项目;
2.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电子商务、科技服务、金融、会展、文化创意项目,以及新签约投资额20亿元以上的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等全市八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
3.新签约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
三、服务内容
1.项目管理有台账。由投资促进部门建立新签约重点招商项目台账,动态抄告相关部门,提前介入相关审批服务的指导工作;由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设立绿卡服务室,负责建立项目审批进度台账,并通过政务服务网站和投资绵阳网站公示项目审批进度。
2.项目服务有专员。由市投资促进局、项目承接地(县市区、园区)各明确一名项目专员,负责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全服务工作;由政务服务管理部门明确一名帮办专员,负责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帮办协调服务。
3.项目绿卡有通道。由市、县市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园区投资促进服务部门,分别设立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服务窗口;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相关社会化机构建立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服务窗口。
4.项目咨询有平台。建立由行政审批咨询平台,提供网上实时答复、网上预审等服务;及时组织召开投资建设项目联合审批会议,提供联合咨询答复、联合预审等服务。
5.项目审批有提速。项目涉及省级及以上行政审批权限的,由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帮助协调上级部门限时办结;属于市级及以下审批权限的,按照“优先办理、联合审查”“前置后补、同步审批”“缺席默认、超时默认”的原则,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确保在承诺时限基础上再缩短50%以上。
6.项目会商有机制。建立市级行政审批协调机制和市县两级落地协调机制,市级部门和县市区(园区)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请市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协调解决,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7.生活服务有便利。
(1)就医便利。由市卫生计生委负责确定持卡人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各定点医疗机构落实专人协调、引导持卡人就医;持卡人享受专家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和优先治疗等医疗健康服务。
(2)就学便利。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由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持卡人意愿,每卡每年安排不超过2人入学;普通高中就学,凡具备我市初中阶段学籍的,参加我市中考并按志愿批次录取,每卡每年不超过2人可享受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分数线下10分内录取,或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分数线下20分内录取的优待。
(3)其他便利。持卡人需要办理落户、出入境、购置房产等方面相关手续的,由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优先办理。
四、管理使用
(一)审批
由各县市区(园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初审并向市投资促进局报送本地拟享受“服务绿卡”的重点招商项目,经市投资促进局复核后,再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二)发放
由市投资促进局向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的重点招商项目发放绵阳市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其中,项目卡实行一个项目一卡制,生活卡每个项目不超过2张且实行实名制管理。
(三)变更
1.如有遗失的,须向市投资促进局申请挂失,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后予以补发。
2.如需变更相关事项的,须向市投资促进局交回原卡,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后予以换发。
(四)注销
1.项目投产后,其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含项目卡和生活卡)自动失效;企业可根据产业类别,向行业主管部门申请绵阳市企业“服务绿卡”。
2.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相关部门报市投资促进局注销“服务绿卡”(含项目卡和生活卡)并公示:
(1)企业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2)企业撤走设备、资金或投资不到位;
(3)企业注销、迁移出本市;
(4)因企业原因造成集访群访不稳定事件等其它应当注销的情形。
3.生活卡持卡人发生违纪违法行为或者因工作原因调离的,由相关部门报市投资促进局注销其生活卡并公示。
(五)期限
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有效期为两年。期满后如需继续使用,须在有效期结束前60天内向市投资促进局提出续用申请,经审核后予以办理。